踏着大师的脚印,前行

1982年初,贝聿铭受邀设计中银香港大厦,总面积13万平方米的写字楼预算只有1.3亿美元。贝聿铭回忆说,“中国还不富裕,预算既然定下来了,我们也没有要求追加资金,决心要在这个预算内造出更出色建筑。”

正在此时,诺曼•福斯特正在紧邻中银的旧楼附近建造耗资10亿美金的汇丰银行大楼,一派盛气凌人之势。贝聿铭隐隐觉察出了其中的火药味,在香港即将于1997年回归中国的形势下,希望赋予中银大厦“中国人的雄心”。贝聿铭以真诚向他父亲曾经的事业致敬,建筑蕴含东方文化,有如神工鬼斧 !外形像雨后春笋的中银大厦,落成即为香港当时排首位高楼,使用面积是汇丰银行大楼的两倍,而造价不及其五分之一。


案例1、古居延泽游客中心

古居延泽游客中心项目的设计概念“荒漠方舟”来自澳洲画家佟先生,项目预算大幅超出了客户的概算。佟大师因客户对其作品的欣喜而感动,一起帮客户找寻解决方案,偶遇即投缘,康德人躬身入局。

康德人和佟大师一起做方案、建模型,并亲手完成了建筑实样模型,设计模型的修改、调整,选材和构造处理,来回反复;设计建模、风荷载体型系数、耐候钢板的加工规格超过600多种、现场气候恶劣等等困难一个个扑面而来。整个团队不怕困难、不厌其烦、携手并肩、把一个个困难踩在脚下,终成正果。即达到了建筑效果,又控制住了建造成本。付出了真诚,收获到友谊。





案例2、润莱•金座

润来•金座,康德人进行结构优化设计,用钢量节约超过20%,大幅降低造价。同时,兼顾现场作业的特殊施工条件,自研定制的高空自行式起吊设施,保障项目顺利完成,效益显著,客户非常满意。





案例3、德贝实业

经过一期的深入合作,张董把二期的设计工作早早地发包给康德团队来做,就是对康德的褒奖。在方案报审会上,方案获得专家的一致好评。

德贝实业C区一期:张清董事长特别关心,亲自抓,康德人以真诚•专业•有效的精气神,对建筑外表皮和结构做了优化设计,仅办公楼外立面就为客户节约造价约300万元。张董是个特别关注细节的人,建筑表现效果和成本控制都有很多细致入微的探讨,对完成后的建筑作品也给出了积极的肯定。